海南省人民醫院創傷骨科創建無痛病房
高美惠 許偉國 | 2023/02/21 10:392月10日,創傷骨科迎來了首例接受無痛治療的骨折患者?;颊呤且晃?4歲的阿婆,嚴重髖臼骨折合并髖關節脫位,入院時應用NRS疼痛評分為9分,因為疼痛無法主動變換體位、不能入睡,胃口也大大受到影響,護理難度極大。各項術前檢查需要反復搬運患者,也會加重患者痛苦。
麻醉師為骨折患者行髂筋膜下陣痛治療
為減輕患者的疼痛,方便搬運,降低護理難度,經麻醉科會診評估后,立即在病房為患者施行了髂筋膜下神經阻滯鎮痛治療,患者疼痛立馬減輕,NRS疼痛評分為2分。再將各項術前檢查在鎮痛時效內及時完成,骨牽引術也在無痛治療的幫助下順利的完成,極大地提高了患者舒適度。治療后患者的痛感大大的減少了,心情好了,睡眠改善了,胃口也好了,患者非常滿意,并表示對后續的治療和康復充滿了信心。
在過去的研究中發現,疼痛是患者術后48小時內的主要并發癥,82%的患者在手術后至出院后兩周存在術后疼痛,這些患者中86%為中到極重度疼痛。
疼痛會導致患者產生焦慮、煩躁、失眠、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生理和心理變化,這不僅影響術后康復,也會影響患者的就醫體驗。提前對患者疼痛進行干預,將以往的按需給藥調整為按時給藥或預先給藥,盡量減低患者治療和手術的疼痛,做到微痛甚至無痛,使患者安全、舒適地度過圍手術期,讓患者遠離疼痛,不僅是“一切以患者為中心”服務理念的展現,也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有力基礎。
所謂“無痛病房”,并非意味著患者在住院期間一點疼痛都沒有,也不是單純為了止痛而止痛,患者進入無痛病房,醫護人員首先會使用國際標準評分法為患者做疼痛評估,然后根據疼痛評分確定患者手術前及手術后的評分頻率。
創傷骨科無痛病房管理模式采用建立以護士為基礎的疼痛篩選模式、以首診醫生和病區醫生為基礎的疼痛處理模式、以疼痛專家(麻醉科)作為支撐的疼痛治療等模式,在傷后、術前及術后通過藥物進行系統鎮痛治療,來取得較好的鎮痛效果。
創傷骨科副主任熊軍聯合麻醉科主任吳多志聯合創建無痛病房。副主任熊軍表示,將“無痛病房”由一種理念變成現實,既是醫學前沿觀念的具體嘗試,更是對患者的承諾,將疼痛降低到人體能耐受的程度,可以使患者安全、舒適地度過圍手術期和康復期,可以讓患者更早開展康復訓練、提前恢復健康。
海南省人民醫院創傷骨科致力于無痛病房的建設,想要以更少疼痛,帶來更多滿意,由醫護人員為患者提供規范化的止痛治療,顯著提高了患者圍手術的舒適度,改善治療效果,縮短康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