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發出的“報警”信號,您讀懂了嗎?
黃妃 許偉國 | 2023/03/10 10:193月9日,第十八個“世界腎臟日”,為了提高群眾對慢性腎病的認識,幫助患者積極面對疾病,海南成美醫院、海南省腫瘤醫院在省腫瘤醫院門診大廳舉辦“世界腎臟日”義診活動,廣泛宣傳腎臟保健知識及相關疾病防治知識。
數據顯示,在我國,慢性腎臟病患病率高達10.8%,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罹患慢性腎臟??!但慢性腎臟病的知曉率僅為12.5%,絕大部分患者不知道自己有腎臟病,人們普遍忽視慢性腎臟病的存在。
義診現場
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全國委員、海南成美醫院腎內科主任陳文介紹,在腎內科的門診中,有不少這樣的患者,明明更早些時候已經在體檢中查出蛋白尿,但自覺不痛不癢,沒有任何不舒服,并未引起重視。直到出現水腫、惡心、全身乏力等“嚴重報警”信號時才匆匆就醫,然而往往此時腎臟功能已損傷嚴重,甚至進展到終末期,即尿毒癥,需要靠透析或腎移植延續生命。
因此,陳文強調,提高群眾對慢性腎病的認識,對早期預防、早期診治、延緩慢性腎病的進展尤為重要。
活動現場,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全國委員、海南成美醫院腎內科主任陳文、陳瑛主任醫師、王麗副主任醫師,海南省腫瘤醫院泌尿外科專家肖勁逐、副主任曲軍等海南知名腎病專家對前來就診咨詢的群眾進行耐心細致的問診,為他們提出適宜的診療方案,提供專業的用藥指導,同時,專家們還向群眾發放腎病健康科普手冊,給予一些飲食、作息、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議,讓大家對腎病有更清晰的認識,做到更好的預防。
來自湖北的張阿姨,確診慢性腎病后,沒能引起足夠重視,病情進展迅速,發展成慢性腎衰需要靠透析維持治療。這兩天發現,即使按時透析,雙下肢還是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便一早帶著檢查資料找專家咨詢。
“你這種情況可能需要住院調整一下透析方案?!标愇脑谧屑毑殚啅埌⒁虣z查資料后,給出了科學合理的下一步治療建議。
義診現場
陳文提醒,規范用藥,恰當飲食,合理運動,定期復診,對腎病患者尤為重要。要做到日常飲食清淡,一般要低蛋白、低脂、低鹽,尿毒癥患者要嚴格控制水分攝入。同時慢性腎臟病患者要重視血壓、血糖、血尿酸、血脂和蛋白尿等危險因素的控制,在腎病??漆t生指導下,長期遵醫囑規律用藥、定期復查。
“醫生,要怎么做才能及早發現慢性腎臟???”義診現場,不少群眾發出這樣的疑問。
陳文表示,最簡單易行的辦法就是每年做體檢,通過尿常規、腎功能、泌尿系統超聲的檢測,絕大多數腎臟病都可以被查出。尤其是對于腎病高危人群或者出現腎病“蛛絲馬跡”的人群,建議每年定期做腎臟檢查,如若出現問題需及時去正規醫院的腎內科診治。
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腎臟一旦出現損傷,也會發出不少身體“求救信號”。其中,眼瞼浮腫是寫在臉上的腎病預警信號。腎臟負責水液代謝,如果晨起發現眼皮浮腫或雙腳浮腫,就要考慮腎臟問題。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腎臟病發展到終末期,會影響胃腸道功能,導致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小便有泡沫,尿色發紅,或者尿液表面漂浮一層細小泡沫狀且不易消失,應引起重視,及時去腎內科檢查。尿量變化,正常人每天排尿約1000~2000毫升,尿量變多或變少,都可能是腎臟疾病。皮膚瘙癢,腎不好時,尿素不能經尿液排出,會通過皮膚排泄,刺激皮膚引起瘙癢。頭痛、乏力、睡眠不佳,頭痛、乏力、記憶力下降、睡眠不佳等,多是腎病合并高血壓所致。